寓言九首·钟鼓非乐本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钟鼓非乐本,本末犹相因。
仁声入人深,孟子言之醇。
如何贞观君,从古同隋陈。
风俗不粹美,惜哉世无臣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饮汪彦章池阁见龙挂宋朝·洪刍避暑追凉许近寻,君家池阁爽烦襟。密云不雨龙挂尾,落叶辞风蝉噪林。许远清湾净如拭,没多红芰意能深。围棋争道未得去,遮莫城头西日沉。
  • 2.《自题仁寿楼宋朝·徐衡百尺楼成接昊苍,御题仁寿问行藏。四端所有虽为贵,五福为先孰敢当。日出千山凝晓色,花开十里带秋香。老来意外无他念,赢得登临兴味长。
  • 3.《宋朝·张方平土润正溽暑,幽庭熠耀飞。陈荄未全脱,生气一何微。风急光不灭,月明景共稀。蟏蛸与蟋蟀,时节伴依依。
  • 4.《颂古三十首·其七宋朝·释怀深曾到吃茶去,未到吃茶去。赵州老禅和,口刮心里苦。心里苦,直至如今无雪处。
  • 5.《赠诸生戴子雍还浦阳明朝·沈鍊十年车盖旧交欢,千里旌旗意未阑。往往共游庭畔竹,时时同赋苑中兰。论心自恨孤蓬转,念别重逢斗酒宽。宝剑平生多所惜,独知贻子不为难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