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九日无欢可得追,飘然随意历山陂。
蒋陵西井风烟惨,也有黄花一两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植灵寿木唐朝·柳宗元 白华鉴寒水,怡我适野情。前趋问长老,重复欣嘉名。蹇连易衰朽,方刚谢经菅。敢期齿杖赐?聊且移孤茎。丛萼中竞秀,分房处舒英。柔条乍反植,劲节常对生。循玩足忘疲,稍...
  • 2.《红梅宋朝·赵达夫西湖句好已成尘,蜡点都能几许春。乞与琼儿薄梳洗,才情留待月中人。
  • 3.《题张子正春雨鸣鸠图元朝·朱武东风帘捲小红楼,三月梨花叫锦鸠。曾得玉人将凤管,隔花低按小梁州。
  • 4.《宫词明朝·朱厚煜薄鬓斜鬟十五馀,妆成犹未下庭除。纳凉记得君王作,私把泥金小扇书。
  • 5.《喜中都司理兄参军兄解官同归明朝·李生寅古贸山长在,濠梁客始归。楝花双树合,杨柳五株微。兄弟争投笏,乾坤共拂衣。承家元有禄,宗族幸无饥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