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酬宋妃六首·山陂畴昔从吾亲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山陂畴昔从吾亲,诸父先生各佩纷。
零落长年谁语此,迟回故地却逢君。
衣冠偶坐论经术,襁褓当时刺绣文。
更怪高材终未遇,有司何日选方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除夕有感明朝·王渐逵縻食人间愧腐儒,遗经脩葺意何如。春风亦到扪萝径,茅屋空围满架书。交海只今烦总制,汉皇何日定居胥。华峰未足图南睡,又报山中一岁除。
  • 2.《挽司空文定张公二首·其二宋朝·刘挚澹泊环中妙,超遥物外仙。百年从委蜕,一柩戢弥天。晚契承知已,遗风在象贤。东桥松柏路,不得望新阡。
  • 3.《暮春明朝·朱稚鞍马辞京去,维时已暮春。残花留舞蝶,飞絮逐行人。树暗啼黄鸟,波澄跃紫鳞。白云晴冉冉,瞻望重思亲。
  • 4.《客中感怀十首·其二明朝·江源江南江北望烟波,岁岁无如老去何。蝴蝶梦中家万里,几时回首一高歌。
  • 5.《别方子韩·其一明朝·佘翔湖海怜同病,风尘笑独醒。投人双白璧,愤世一青萍。落魄文章壮,狂歌涕泪零。鹏抟还尔辈,吾道托鸿冥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