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圣人道大能亦博,学者所得皆秋毫。
虽传古未有孔子,蠛蠓何足知天高。
桓魋武叔不量力,欲挠一草摇蟠桃。
颜回已自不可测,至死钻仰忘身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孝顺乐·其三·调名本意十二首唐朝·敦煌曲子第二临产更艰辛。须臾前看丧其生。好恶只看一晌子,思量争不鼻头辛。
  • 2.《五言送张吉老两浙提刑宋朝·沈遘秋日响船鼓,西风转樯乌。使节东南行,光华满江吴。里门过旧游,弩矢方前驱。威严勉自励,宁顾旧酒徒。
  • 3.《游宝林招李簿梅尉宋朝·杨杰东郭乞求闻晓鸡,篮舆乘兴过泾溪。冰开波面白玉碎,雪压竹梢青凤低。仙去空留鍊丹井,境清疑有辟尘犀。子真太白曾孙在,飞棹何妨到水西。
  • 4.《沙岭营中夜坐作明朝·李时勉太乙钩陈到月明,连营杀气夜中横。弯弓欲射旄头落,还从銮舆出塞行。
  • 5.《舟次小年明朝·李之世晚泊清江思悄然,风沙石濑咽涓涓。客边沽酒逢残腊,雨里迎春到小年。疏磬忽传红叶寺,荒村多住白芜烟。觉来旅况真无味,兴尽思回雪夜船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