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派出昆仑五色流,一支黄浊贯中州。
吹沙走浪几千里,转侧屋闾无处求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同元使君舂陵行唐朝·杜甫遭乱发尽白,转衰病相婴。沈绵盗贼际,狼狈江汉行。叹时药力薄,为客羸瘵成。吾人诗家秀,博采世上名。粲粲元道州,前圣畏后生。观乎舂陵作,欻见俊哲情。复览贼退篇,结也...
  • 2.《西江月·五柳坊中烟绿宋朝·向子諲政和间,余卜筑宛丘,手植众芗,自号芗林居士。建炎初,解六路漕事,中原俶扰,故庐不得返,卜居清江之五柳坊。绍兴癸丑,罢帅南海,即弃官不仕。乙卯起,以九江郡复转漕江...
  • 3.《治平赴肥陵幕侍父兄宿大孤山南今复泊于此宋朝·彭汝砺扁舟曾宿此江堧,当日朱颜尚少年。彩笔偶攀天上桂,青衫初泛幕中莲。浮生梦幻今衰矣,薄宦风波尚慎旃。记得父兄游屣处,泪添溪水欲无边。
  • 4.《涤虑轩宋朝·虞策禅翁自说逢迎懒,向此开轩最所宜。地僻风尘非我事,夜深水月几人知。沈观万境皆无物,笑指三乘亦有为。行客暂来良自省,不堪勤瘁鬓成丝。
  • 5.《紫花儿序元朝·郑廷玉他他他怀着那几年的怨恨。倚着这盖世的才名。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。我只见征尘不散。杀气如浮。飕飕。四下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