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笳十八拍十八首·鞠之育之不羞耻

朝代:宋朝|作者:王安石|
鞠之育之不羞耻,恩情亦各言其子。
天寒日暮山谷里,肠断非关陇头水。
儿呼母兮啼失声,依然离别难为情。
洒血仰头兮诉苍苍,知我如此兮不如无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应天长·湖上明朝·王翃断桥难去苏堤路。日日东风吹柳絮。散作涳蒙香似雨。枝头别有黄郦语。夭桃花薄暮。游女红衣粉故。舟远湖烟生处。白鸥轻翼举。
  • 2.《元朝·熊不易太瘦尚能怜杜甫,不言几已失鬷明。
  • 3.《春雪词明朝·石宝蓬莱宫中夜飞雪,蓬莱宫外春泉决。宫娥起听漏声乾,小阁红灯半明灭。阑干十二堆琼瑶,君王禦寒犹服貂。殿前内侍挝鼓急,报道銮舆视早朝。银烛影随花絮舞,煖云香逐佩环飘。...
  • 4.《包孝肃祠明朝·何巩道孝肃荒祠倚粤城,满阶衰草起秋声。天南亦得留香火,宋室由来失老成。性直松杉长拂雪,雨深岩洞急生晴。欲知一笑终难假,始信黄河不易清。
  • 5.《秋怀·其四明朝·吴允禄古道诚寥寥,相思一何深。相思夫奚为,将以慰吾心。白日没西岭,须臾出东林。朱颜不复回,变幻徒相寻。缅彼意中人,一别竟沉吟。岂无安期子,聊尔奏徽音。
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

王安石(1021年12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,汉族,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人,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。 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安石进士及第,历任扬州签判、鄞县知县、舒州通判等职,政绩显著。熙宁二年(1069年),任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,主持变法。因守旧派反对,熙宁七年(1074年)罢相。一年后,宋神宗再次起用,旋又罢相,退居江宁。元祐元年(1086年),保守派得势,新法皆废,郁然病逝于钟山(今江苏南京),谥号“文”,故世称王文公。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,著书立说,被誉为“通儒”,创“荆公新学”,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。哲学上,用“五行说”阐述宇宙生成,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;其哲学命题“新故相除”,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。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。其散文论点鲜明、逻辑严密,有很强的说服力,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;短文简洁峻切、短小精悍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其“学杜得其瘦硬”,擅长于说理与修辞,晚年诗含蓄深沉、深婉不迫,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,世称“王荆公体”。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存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