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…聊以写怀

朝代:唐朝|作者:白居易|
陋巷掩弊庐,高居敞华屋。新昌七株松,依仁万茎竹。
松前月台白,竹下风池绿。君向我斋眠,我在君亭宿。
平生有微尚,彼此多幽独。何必本主人,两心聊自足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臧哀伯谏纳郜鼎春秋战国·左丘明   夏四月,取郜大鼎于宋,纳于大庙,非礼也。   臧哀伯谏曰:“君人者,将昭德塞违,以临照百官;犹惧或失之,故昭令德以示子孙。是以清庙茅屋,大路越席,大羹不致...
  • 2.《鸣弦峰宋朝·查许国木叶萧萧江水清,幅巾藜杖绕山行。忽然行到山深处,听得鸣弦一两声。
  • 3.《颂古六十二首·其五十二宋朝·释清远在途在舍若为酬,莫把先师一例求。雄雄宇宙如王者,未免半边无髑髅。
  • 4.《偈一百二十首·其一百九宋朝·释怀深炭头今日地炉开,涩雨悭风恼破怀。老僧向火吃酸豏,谁管檀那来不来。
  • 5.《舟出巴峡清朝·王士祯曲折真成字,沧波十月天。云开见江树,峡断望人烟。新月数声笛,巴歌何处船。今宵羁客泪,流落竹枝前。
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
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西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,葬于香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