卧听法曲霓裳

朝代:唐朝|作者:白居易|
金磬玉笙调已久,牙床角枕睡常迟。朦胧闲梦初成后,
宛转柔声入破时。乐可理心应不谬,酒能陶性信无疑。
起尝残酌听馀曲,斜背银缸半下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雨花台宋朝·杨杰空书来震旦,康乐造渊微。贝叶深山译,曼花半夜飞。香清虽透笔,蕊散不沾衣。旧社白莲老,远公应望归。
  • 2.《宋朝·熊浚明卓笔一峰当殿阁,合围千嶂锁林泉。
  • 3.《赠曾明府士章元朝·释妙声茂宰题诗寄草亭,远烦白鹤下青冥。彩毫落纸留鸿爪,贝锦当窗织凤翎。百里仁风随化雨,两章秋月映华星。林僧溪友争传写,拟向青山共勒铭。
  • 4.《题费国聘市隐园·其二明朝·余继登大隐在城市,清幽独羡君。凿池堪受月,架栋欲栖云。冠挂神羊影,身藏雾豹文。偶谙心所好,不是为离群。
  • 5.《秋日登狼山明朝·吴时来江汉西来万里秋,东溟蜃气坐全收。波摇绝域诸天接,日映洪涛众屿浮。地尽东南须保障,江吞吴楚此咽喉。望中细数遥山净,击楫中流叹昔游。
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

白居易(772年—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西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,葬于香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