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·一年一见最堪惜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一年一见最堪惜,百岁百夕能几多。
纵有明年似今夕,明年同会复如何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过勤政楼唐朝·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,承露丝囊世已无。唯有紫苔偏称意,年年因雨上金铺。
  • 2.《泷冈阡表宋朝·欧阳修   呜呼!惟我皇考崇公,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,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。非敢缓也,盖有待也。   修不幸,生四岁而孤。太夫人守节自誓;居穷,自力于衣食,以长以教俾至于...
  • 3.《大雪元朝·吴当萧萧惊朔雪,浩浩怒天风。虎穴先朝事,鹅池半夜功。中原思将帅,乱世识英雄。今古兴亡迹,乾坤阖辟中。
  • 4.《锦岩明朝·甘学水帘封昼夜,石洞无春秋。好景心自醉,人间空白头。
  • 5.《湘妃怨明朝·佘翔九嶷何处是,玉辇几时过。千秋悲帝子,竹上泪痕多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