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风枝不动月光午,况是高台过新雨。
吴客方思千里归,不负洛阳尘与土。
到时水落鳜鲈肥,香稻初炊鱠红缕。
休言羊酪敌蓴羹,我亦长吟念东楚。
平胡马嘶谁可留,去去相望富春渚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水调歌头·过岳阳楼作宋朝·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,江汉有归舟。西风千里,送我今夜岳阳楼。日落君山云气,春到沅湘草木,远思渺难收。徙倚栏杆久,缺月挂帘钩。 雄三楚,吞七泽,隘九州。人间好处,何处更似...
  • 2.《三冬雪·其三·望寄寒衣十五首唐朝·敦煌曲子最伤情。难申说。杖笠三冬皆总阙。寒窗冷慑一无衣,如何御彼三冬雪。
  • 3.《有客明朝·王渐逵有客来相对,不嫌朝露霏。穿篱花蝶引,拂树水禽飞。苍子煎茶去,渔儿趁市归。寒儒笑兼味,
  • 4.《登龙门塔分得龙门高深四韵·其一明朝·王弘诲清溪寒色映芙蓉,法界苍茫瑞霭浓。北去层峦回玉几,西来积翠耸金峰。气钟琼莞三千里,秀出秦关百二重。从此遐荒开泰运,满江风雨化鱼龙。
  • 5.《夜泊峡山寺下明朝·李孙宸入夜看山罢,怜幽未解桡。卧云身倍稳,醉月量偏饶。上界传清梵,长江咽暮潮。榜人休促发,吾意任萍飘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