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尝闻载酒者,去访子云居。
乃值徒御出,遂令谈笑虚。
为黍宁乏具,题凤岂有诸。
一听负荆语,还想蔺相如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捣衣唐朝·杜甫亦知戍不返,秋至拭清砧。已近苦寒月,况经长别心。宁辞捣熨倦,一寄塞垣深。用尽闺中力,君听空外音。 
  • 2.《答佛山社老见寄和韵二首·其一·答洗锦厓明朝·王渐逵右溪门下称多客,刚直如公迥不如。别后诗篇劳远寄,老来精力尚工书。遥从脱洒超凡乘,每见依容是陋儒。若向两关能勘破,始知真乐在樵渔。
  • 3.《挽少傅马文庄公·其一明朝·王弘诲当代推周召,何人是后身。明良今十叶,豪杰起三秦。卜岂虚衔鹳,悲堪动获麟。霜风寒易水,呜咽满朝绅。
  • 4.《大笑宋朝·彭汝砺大笑花开倾屈卮,狂来不惜典春衣。飘浮世态知惟我,淡泊天真得者稀。云汉露寒沾玉液,江天风静拂金徽。樽罍易竭情无尽,海岳苍茫一梦飞。
  • 5.《和杜工部秋兴八首·其一明朝·石宝恒山西望绣成林,绝壁奇峰剑戟森。云满碧台隋帝女,树藏红庙汉淮阴。西风牧笛吹遗恨,芳草歌楼动客心。最是南乌栖未稳,黄昏钟鼓乱寒砧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