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上采菊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泯泯平慢流,行当季秋月。
演漾过汀洲,汀洲芳杜歇。
白露夜正霏,黄菊寒更发。
采以泛酒卮,不独映华发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章台柳·寄柳氏唐朝·韩翃章台柳,章台柳,颜色青青今在否?纵使长条似旧垂,也应攀折他人手。
  • 2.《咏方广诗唐朝·李白圣寺闲栖睡眼醒,此时何处最幽清?满窗明月天风静,玉磬时闻一两声。
  • 3.《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·其三明朝·王弘诲峨眉山月半轮秋,烽火城西百尺楼。烟柳疏疏人悄悄,西风淡淡水悠悠。闹依陶士开三径,肯学张衡咏四愁。见说夜深星斗畔,群仙相望在瀛洲。
  • 4.《筠溪晚望宋朝·释德洪小溪倚春涨,攘我钓月湾。新晴为不平,约束晚来还。银梭时拨刺,破碎波中山。整钩背落日,一叶软红间。
  • 5.《重阳前一日登镇海楼清朝·王摅无端来作五羊游,节近登高上此楼。海气溟蒙山绕郭,天风浩荡客悲秋。飘逢且喜云生屐,簪菊应羞雪满头。乡国茫茫何处是,珠江一片夕阳愁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