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买臣四十八,犹苦行负薪。
我免以樵给,贫居年与均。
道上不讴歌,妻亦无恚嗔。
三者固异彼,异同双朱轮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天边行唐朝·杜甫天边老人归未得,日暮东临大江哭。陇右河源不种田,胡骑羌兵入巴蜀。洪涛滔天风拔木,前飞秃鹙后鸿鹄。九度附书向洛阳,十年骨肉无消息。 
  • 2.《宿董氏山房明朝·王翃中夜虎渡水,溪树初风生。飒飒吹哀湍,众山皆有声。深庭久无月,黯然三四星。忧人独求醉,释此离居情。
  • 3.《岘山宋朝·黄通仙翁移守明年春,□书小子中自论。□嗟羊公不血食,乃表乞庙于山樊。因复为山发风咏,辞气浩浩涵胚浑。又不柬弃贱且鄙,似欲瓴甋联玙璠。捧诗那能测崖岸,但觉俗骨销沈昏。...
  • 4.《乞菖蒲宋朝·释祖可饱闻云根九节,不改四时郁然。愿见明窗棐几,浅叶瘦碧相鲜。
  • 5.《醴陵道中明朝·江源行尽萍乡是醴陵,地分吴楚控蛮荆。观风到处长留眼,着意看山每问名。夹道野花红间白,触人诗思景无情。明朝又过三湘路,茅店山桥送客程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