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二洛州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上阳宫树影,不随寒波流。
天津桥下石,激响无时休。
至清自照物,遇险岂能柔。
东过白马去,凡经几千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普照院宋朝·许广渊乱峰环合处,中见古精庐。万事尽不到,数僧閒有馀。岭云时聚散,松竹昼清虚。自辨一泉后,多来长者车。
  • 2.《也不啰元朝·贾仲名从今后碧云斋。道心开。无障隔无遮碍。红尘不到黄金界。去弱水三千外。
  • 3.《送王太仆卿明朝·江源章江门外春雨晴,溶溶鸭绿新水生。有客拂衣朝帝阙,官船暂系章江亭。旁人问我客者谁,天子近臣太仆卿。九载循良二千石,薇垣柏府俱蜚声。临轩昨日简才俊,綵鸾衔诏来承明。...
  • 4.《閒居六绝·其四明朝·李孙宸方沼潜通地肺开,新潮朝暮去还回。瀑流况接前山近,一夜飞泉滚滚来。
  • 5.《题文与也为梁曰缉画江村读书图二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门外渔航个个轻,春流滑笏縠纹平。江花江鸟不相识,写向丹青俱眼明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