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发大信口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犬吠知船解,村墟尚闭门。
霜泥黏缆尾,冰水阁潮痕。
撇撇鸊鹈去,纤纤舴艋昏。
梅湖到不远,寄信向田园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缙云山中夜坐元朝·朱公迁闭门清坐意超然,却有愁情断复连。木叶怕寒霜满地,梅花照影月行天。山林岁晚身犹客,砧杵声高人未眠。起傍茅檐听过雁,哀鸣只在白云边。
  • 2.《题画清朝·文鼎杏林低护水之涯,独自扶筇问酒家。一角青山遮不住,几椽茅屋夕阳斜。
  • 3.《水仙花明朝·何吾驺天与文心漾碧鲜,如兰逾觉素情偏。静疑洛浦波间出,逸在耶溪舞态前。蝶欲比轻嫌传粉,竹将为友耐生烟。春风几处王孙草,自怅尘容不似仙。
  • 4.《和江桂轩先生感事韵明朝·吴琏闻说桃源古洞中,四时天气暖如烘。白头翁讲前朝事,赤脚人存上古风。山顶朦胧红日近,树头苍翠碧云浓。由来此地堪投足,直作云岩不老翁。
  • 5.《水调歌头·用吴梅村祭酒韵清朝·王士禄年少耽游冶,脱帽倚红楼。兴酣龙挈凤攫,文采并珊钩。目睨公孙妙舞,足付宾王馀沥,落拓也风流。醉卧胡姬肆,忽忽不知愁。涉迷津,婴世网,任虚舟。小山春草,也应怪我久淹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