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八天门泉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泠泠云外泉,的的岩光入。
静若僊监开,寒疑玉龙蛰。
时应下鹿群,迹印青苔湿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秋兴·其一元朝·李昱天末秋风起,新凉日渐多。故园今已矣,归兴欲如何。愁至将诗遣,狂来对酒歌。扁舟犹在眼,木落洞庭波。
  • 2.《灯夕杂咏·其五明朝·伍瑞隆灯事寻常南陌头,烟花簇簇漾中流。今年春色絪缊甚,万怪千祇事冶游。
  • 3.《寄速宪文兄明朝·何吾驺览尽长安花万树,思归独有白莲池。织成交颈鸳鸯锦,肯听傍人唱竹枝。
  • 4.《赤壁明朝·李冕赢得功名两鬓秋,巉岩登处谩夷犹。乡关地迥三千里,金阙天高十二楼。鹤影伴云飞渺渺,水光浮日去悠悠。凭谁唤起东坡叟,携酒中流夜汎舟。
  • 5.《杂兴明朝·李杰花雾晓濛濛,落红飞不起。文采双鸳鸯,荡漾绿池水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