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张山甫武功簿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洛阳旧交有七人,五人已为泉下尘。
各家生儿为门户,唯子弟兄先立身。
我与信都侯独在,喜见及禄知天仁。
昨日闻补武功吏,气调欲与南山亲。
少年勉力向职事,莫学老贫文字新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浣纱女唐朝·王昌龄钱塘江畔是谁家,江上女儿全胜花。吴王在时不得出,今日公然来浣纱。
  • 2.《中春书事宋朝·朱淑真 乍暖还寒二月天,酿红酝绿斗新鲜。日烘春色成和气,风弄花香作瑞烟。莺舌似簧初学语,柳条如线未飞棉。金杯满酌黄封酒,欲劝东君...
  • 3.《戏题渊明图元朝·李昱诗满霞笺酒满瓢,黄花香里兴飘飘。如今仕宦皆因米,谁似先生懒折腰。
  • 4.《和陶诗·乞食明朝·李贤晨屋炊烟冷,怅然欲何之。采蕨饥莫疗,去去安得辞。党有仗义士,怡然迓我来。烹鸡复炊黍,且复罗酒杯。慰余落寞怀,酒酣赋新诗。廪粟幸有馈,惜我非凡才。但愿来牟成,勿劳...
  • 5.《春闺曲·其二明朝·李孙宸送君出门前,门前有芳草。莫将红粉楼,不及长安道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