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刘纠曹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溪边前日君辞我,江上今朝我送君。
自去芦洲寄消息,故人犹在武昌军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题三义塔近现代·鲁迅三义塔者,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,在日本,农人共建。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残垣剩饿鸠。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瀛洲。精禽梦觉仍衔石,斗士诚坚共抗流。度...
  • 2.《塞上逢故人明朝·朱阳铸久历风霜鬓欲华,故人相忆各天涯。几年出塞常为客,今日逢君似到家。薄酒暂宜酬雪月,敝衣堪叹染风沙。明朝又恐河梁别,愁听江城奏暮笳。
  • 3.《侠客词二首·其二明朝·江源力排扛鼎夫,智比蹑足子。高堂有白头,未许知己死。
  • 4.《睡起得句·其二清朝·包兰瑛昨日微薰今日寒,铜蠡漏静篆烟残。隔花鹦鹉声声唤,料峭东风莫倚栏。
  • 5.《棋磐石明朝·李士淳数着分明一局残,仙人曾此暂消閒。山僧不解盘中意,横卧苔矶听涧泉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