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韩文饶赞善宰河南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退之曾作河南宰,韩氏于今又见君。
县政从来人有望,家声不坠世多文。
後池分洛贮蓝水,高槛看嵩迷岭云。
主簿堂前七叶树,手栽应莫已刳焚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绮怀清朝·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。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。缠绵思尽抽残茧,宛转心伤剥后蕉。三五年时三五月,可怜杯酒不曾消。
  • 2.《戏和肱道人元朝·陈谟道人连日醉如泥,应爱铜泉浸鹿蹄。内景新将丹鼎炼,丽词常展锦笺题。迎春处处经行遍,饯岁时时举按齐。只恐夜深欢寝后,不知鸡向五更啼。
  • 3.《寄友人元朝·陈镒怜君来此隐,竟日掩岩扉。山晚碧云合,溪深黄叶飞。干戈虽暂息,乡国未能归。想见行吟处,寒波澹落晖。
  • 4.《东馆楼宋朝·钱协帘影隔朝暾,云低昼尚昏。山形分歙翠,溪色到江浑。日尽天垂幕,歌馀酒满尊。栏干不堪倚,归思断乡魂。
  • 5.《大风渡江三首·其三清朝·王士祯连山喷雪浪嵯峨,片片乘流竹箭过。忆昨伤春三月暮,江东门外柳枝多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