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昨日日暮别,今日日暮愁。
犹认纵裙色,依依在石榴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社日南北朝·张演 鹅湖山下稻梁肥,豚栅鸡栖对掩扉。桑柘影斜春社散,家家扶得醉人归。
  • 2.《驼岭千寻明朝·李本纬芙蓉凝望里,横亘立巑岏。叠翠三千丈,埋云十二盘。峰骈肩若耸,冈坦脊偏宽。怪道驼为号,丰茸紫气攒。
  • 3.《舜山失路明朝·李寄易失空山路,仓皇野水边。草坡牛自食,牧童何处眠。
  • 4.《花朝伍国开同其季弟有开见访旋为别席催去明朝·李孙宸宅枕清流一径斜,美人相过踏飞花。瑶林乍浥青霄露,玉树双披晓日霞。灵运旧曾誇令弟,孔融今喜识通家。烹葵未荐芳辰酒,容易分携隔水涯。
  • 5.《绝句清朝·王士祯石帆山后黄茅屋,一树寒梅作意香。长忆花开风雪里,卧闻春雨滴糟床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