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玉盘叠捧溪女归,鱼鳞作室待水婓。
竹间山鬼入夜啼,古庙久闭谁启扉。
屈原憔悴江之圻,芙蓉木兰托兴微。
贾谊未召绛灌挤,香草嘉禾徒菲菲。
曾无半辞助诃讥,国风幸赖相因依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符凤引谶唐朝·不详黑衣神孙披天裳。
  • 2.《宫词·其九十五宋朝·周彦质丹青御笔趣尤深,不许流传到翰林。乞得睿思全幅轴,宝藏端胜满籯金。
  • 3.《次子字韵呈郑太玉宋朝·洪刍斯文不可见,犹欣识之子。端如逃虚空,而闻跫音喜。历历海南事,细话倾我耳。悠悠世上情,毁誉私彼己。是事姑置之,斯文长已矣。风味契渊明,流落逾子美。从来直如弦,多作...
  • 4.《送内弟蒋时雍南归四首·其四明朝·江源半月联舟楫,终宵共叹谈。诗从高兴发,酒为故情酣。木落山逾瘦,秋清水蔚蓝。天公知子意,风送此归帆。
  • 5.《裁衣曲清朝·王士禄初罢清砧响,还劳素腕舒。残灯金粟尺,远道玉关书。白纻缝仍涩,红绵怨有馀。流黄明月路,何处逐轻车?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