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通判把菊有寄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湖边草树多,蠹叶已少色。
唯菊不畏霜,淡艳如有德。
自与兰并生,非因人所植。
爱贵曾未厌,秋日短苦逼。
朋好各相望,采持空叹息。
临杯不能饮,对案不能食。
借问君何忧,节物感人极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醉太平明朝·王錂生:蒙问。把前言乍省。似妖狐射影。市虎惊心。纵微臣落拓。岂肯自甘无行。小生:大夫。你既不好色。颇亦有说否。生:那东邻佳人。三载浪窥臣。尚兀自未成心允。那登徒子之...
  • 2.《一封罗明朝·叶宪祖众:朋情契最赊。偶相逢即一家。莫惜十千平乐价。任取村罍浮紫霞。西窗剪烛。欢情转加。梨花门掩。良宵正遐生:胡兄。。偶然相谑君休讶。
  • 3.《潞河明朝·白悦高秋鸿雁向南征,江上那堪忽数声。弟妹遥怜共相忆,坐看凉月下孤城。
  • 4.《五月初二·福主游本甲内柱联清朝·廖厚初天教穗岭儒宗,存神过化;人为蒲觞时节,献馥输忱。
  • 5.《别长发弟孝廉明朝·何吾驺三十年馀世外盟,长安握手愧为兄。每怜浊酒寒留宿,一折柔条雨送行。话尽家山都梦后,重来马首看云生。半堂积雪堪相托,新市桥边我去耕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