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宋郎中知商州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商於六百里,太守二千石。
地广任亦重,车建旗仍赤。
尝闻四老人,采芝留旧迹。
古庙藏空山,曾无汉羽翼。
其事有图画,家传多典籍。
愿君为政闲,案览知畴昔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经梧州唐朝·宋之问 南国无霜霰,连年见物华。青林暗换叶,红蕊续开花。春去闻山鸟,秋来见海槎。流芳虽可悦,会自泣长沙。
  • 2.《杂曲歌辞·其二·镇西唐朝·不详岁去年来拜圣朝,更无山阙对溪桥。九门杨柳浑无半,犹自千条与万条。
  • 3.《开元末童谣唐朝·佚名山下一群鹿,大鹿来相逐。啼杀涧下羊,却被猪儿触。
  • 4.《为三闾解嘲明朝·王天性长沙有祭左徒悲,言是蛟龙窃所遗。试问向人求饱日,何如违众独醒时。黍筒五色丝空系,鱼腹千年魂岂知。自是楚人多好事,流传野语至今疑。
  • 5.《花山宋朝·释清远石龟不念岁月古,旧记已灭名尚留。道傍苍木老霜雪,涧畔野草随春秋。讹传细读华阳传,灵迹独闻姚比丘。可凭定力验今昔,人间万事徒悠悠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