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施縡秀才下第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君尝老於敌,轻彼群儿嬉。
坚锐不可恃,屡北还自疲。
胸中多奇秘,既衂何所为。
东走沧海上,夏果采荔枝。
奉亲乐无涯,岂愧禄仕迟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十二时·其三·求宦四首唐朝·敦煌曲子夜半子。春榜即写才文字。朝廷上下骋词章。万个之中无有二。
  • 2.《题画明朝·王汝玉渡头初唱采莲歌,南浦西风涨绿波。正是晚凉新雨后,青山不似白云多。
  • 3.《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·其十明朝·江源欲把封书托置邮,恐郎忘却旧同游。年年玉枕曾伤别,处处青楼不解忧。蝉翼好如君薄倖,鲸波堪比妾深愁。相思可奈双鬓雪,更不饶人日上头。
  • 4.《剑浦对月呈陈观甫明朝·佘翔津口潺湲万壑哀,城头玉女弄珠来。依然狱底双龙剑,千载何人复姓雷。
  • 5.《过王百谷明朝·汪道会秣陵三月柳含烟,犹忆城南送酒钱。双桨暮潮桃叶渡,一尊寒食杏花天。江门隔岁书相问,吴苑今宵月再圆。执手莫须论往事,伤心近废鹡鸰篇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