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可教僧归越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万事厌寻常,羡慕每不足。
居南多北思,在远惭近俗。
既来橘变枳,但见空条绿。
气味谁复论,孤根逼岩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咏史二首唐朝·刘禹锡骠骑非无势,少卿终不去。世道剧颓波,我心如砥柱。贾生明王道,卫绾工车戏。同遇汉文时,何人居贵位。
  • 2.《赠县令宋朝·建阳举子寒儒登第十三年,冲替归来卖尽田。除却职田清俸外,不知何处遇神仙。
  • 3.《寄吕太常明朝·朱存理根柢词林信有源,太常清秩自殊恩。朝端接迹曾班鹭,门外重湖旧姓鸳。四座倾怀同北海,百篇得体陋西昆。欲从翰墨淋漓处,一纸千金未足论。
  • 4.《青田溪上明朝·牟嘉叙月出高峰潮上滩,丁宁舟子放舟还。蒲帆不挂春流急,又过前溪白鹭湾。
  • 5.《自寿诗十二首·其五清朝·杜关即将孤愤托红妆,岂谓司勋竟是狂。路入湖心牵菡萏,天低汉口簇艅艎。飘摇尺五城南杜,窈窕无双江夏黄。记得题桥还抱柱,白头今喜两苍苍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