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洪州通判何太博先归新淦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拜官江上客,乘马不乘船。
独畏蛟龙浪,将归风雨天。
葛花侵野径,源水入腴田。
君住巴丘下,西山道路连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访良夫元朝·顾安特访山翁过竹西,翠萝红叶映茅茨。杖藜扶醉斜阳外,身在画图元不知。
  • 2.《送方仲玉还莆明朝·李云龙有美莆中彦,名区秀气钟。共誇毛是凤,不愧种为龙。腰下虹三尺,眉端彩数重。春花作诗骨,秋草伴行踪。漳水移孤棹,樵山纵短筇。素心欣有托,白社喜相逢。命酌凭觞政,分题...
  • 3.《送陈翔甫奉使便道归省明朝·李孙宸飞刍二月出王畿,喜借皇华觐省归。画省香含兰是草,白云心切彩为衣。花明驿路听莺过,风便征帆背雁飞。金马滞留归未得,梦魂随尔到渔矶。
  • 4.《望水帘洞清朝·王又旦老人峰下路,乱瀑对清秋。小憩云中树,遥看石上流。风声传海峤,雨脚下循州。从此扪萝去,青天倚二楼。
  • 5.《送李松客令高淳托访诗人邢孟贞遗集清朝·王士祯县庭临石臼,风俗至今淳。凫雁成墟市,菰蒲杂吏人。花时闲卧阁,渔舍晓班春。借问诗人宅,柴门满白蘋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