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长陵清辨师归宁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山房古柏暗,近在汉陵边。
天供不为乐,母心常所悬。
朝途发根冷,暮野鸟行先。
子道岂殊众,谁云绝世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宋定伯捉鬼晋朝·干宝   南阳宋定伯,年少时,夜行逢鬼。问之,鬼言:“我是鬼。”鬼问:“汝复谁?”定伯诳之,言:“我亦鬼。”鬼问:“欲至何所?”答曰:“欲至宛市。”鬼言:“我亦欲至...
  • 2.《集真观宋朝·周邠珍重开山李道人,林峦奇秀甲诸邻。夺将狐兔千年穴,化作寒泉一境春。
  • 3.《哭吕与叔四首·其四宋朝·周行己朝廷依制起三王,叹惜真儒半已亡。犹有伊川旧夫子,飘然鹤发照沧浪。
  • 4.《天台山中十首·其六宋朝·释元肇山中产灵药,四望清蔼蔼。神仙久不逢,世上何人采。桃源路岂遥,蓬莱非隔海。惟有天地根,古今常独在。
  • 5.《神厂清朝·廖厚初台上箫吹明月夜;镜中花发小春天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