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一归云洞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洞深岂不有神物,朝朝但见云飞还。
云收雨歇草树湿,涧下流水空潺潺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大堤曲唐朝·李贺 妾家住横塘,红纱满桂香。青云教绾头上髻,明月与作耳边珰。莲风起,江畔春;大堤上,留北人。郎食鲤鱼尾,妾食猩猩唇。莫指襄阳道,绿浦归帆少。今日菖蒲花,明朝枫树老...
  • 2.《溪上遇雨二首唐朝· 崔道融回塘雨脚如缫丝,野禽不起沈鱼飞。耕蓑钓笠取未暇,秋田有望从淋漓。坐看黑云衔猛雨,喷洒前山此独晴。忽惊云雨在头上,却是山前晚照明。
  • 3.《画竹元朝·钱仲益湘波迢递陆云凝,欲写幽怀寄剡藤。忆在玉堂同夜直,滞帘霜影对秋灯。
  • 4.《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·其九明朝·佘翔水天浑一色,彷佛见真吾。自爱逃空谷,深惭涉畏途。松风吹草榻,海月挂冰壶。裘马飞扬态,从他竞五都。
  • 5.《夜雨坐明朝·李寄夜雨难为客,秋虫厌杀人。孤灯一夜坐,白发数茎新。游偶闻琴附,贫非为热因。故山书卷在,重理钓鱼缗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