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曾蛩秀才所附滁州欧阳永叔书答意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客从淮上来,往问故人信。
袖衔藤纸书,题字远已认。
既喜开其封,固觉减吾吝。
新诗不作寄,乃见子所慎。
向来能如今,岂有得观衅。
南方岁苦热,生蝗复饥馑。
忧心日自劳,霜发应满须。
知予欲东归,晓夕目不瞬。
贫难久待乏,薄禄藉沾润。
虽为委吏冗,亦自甘以进。
相望未得亲,终朝如抱疹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和项王歌汉朝·虞姬 汉兵已略地,四方楚歌声。大王意气尽,贱妾何聊生!
  • 2.《和西湖竹枝词·其二元朝·章善去年作客向长沙,今年书来向三巴。恨郎一似杨花性,见郎一似菖蒲花。
  • 3.《访鹤亭隐者明朝·何巩道潮雨纷纷湿落晖,残红沙鸟一齐飞。过桥欲访渔人笛,入谷先寻隐者扉。妇向酒炉垂犊鼻,儿从田舍拂牛衣。此中便有无怀氏,何用轻鸥始息机。
  • 4.《题九星岩明朝·吴秀芳九峰连错落,拟作北辰看。岩穴诸天静,云根一洞寒。壁间图翰墨,石上琢琅玕。曲窦深幽转,心闲眼亦宽。
  • 5.《和陶诗·其四·时运明朝·李贤风雨其来,息我敝庐。箪瓢屡空,悠哉晏如。庐中之乐,殊彼蓬壶。清琴浊酒,聊以起予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