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余水之于越之鄙,筑基相对琵琶尾。
琵琶日日有秋声,雁过洞庭风入苇。
南斗戛湖波不起,长刀剡锋碧耳耳。
姱娥夜出在寒溪,青铜莹磨光几里。
朝因吴客幅蒲轻,满纸如蚕书可喜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流夜郎题葵叶唐朝·李白惭君能卫足,叹我远移根。白日如分照,还归守故园。
  • 2.《点绛唇·春日风雨有感明朝·陈子龙满眼韶华,东风惯是吹红去。几番烟雾,只有花难护。梦里相思,故国王孙路。春无主!杜鹃啼处,泪洒胭脂雨。
  • 3.《李夫人偃竹歌宋朝·洪朋袖中欻忽生丝竹,眼底鲜飙起寒绿。把笔谁能写此真,偃蹇一枝生气足。夫人故有林下风,岁寒落落此君同。映窗得意偶挥洒,写出筼筜谷里千秋之卧龙。夜来风雨吹倒屋,但恐踊跃...
  • 4.《题五羊驿明朝·朱綝尉陀归汉忆当时,千古犹誇陆贾辞。今日蛮夷俱向化,我来无语独题诗。
  • 5.《题黄中书画竹赠王主事明朝·李时勉行营写竹万全西,翠影翛翛望欲迷。客至只疑临嶰谷,兴来浑忆钓璜溪。虚心寒历风霜劲,密叶春承雨露低。自是郎官堪比德,新诗吟罢为君题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