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沙苑榲桲戏酬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蒺藜已枯天马归,嫩蜡笼黄霜冒干。
不比江南楂柚酸,橐驼载与吴人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崇教寺筠轩宋朝·左誉夜忆清轩上,都忘居会稽。秋声先在竹,月色最宜溪。银汉檐前直,玉绳天外低。何人倚栏槛,为听下庄鸡。
  • 2.《送杨推官满任元朝·孙叔远今代杨君政可师,阴功多在洗冤时。唐朝文藻誇三喜,汉吏清廉说四知。诗句精神池草梦,雨声消息杏花枝。江东殿最还公论,好为条陈对玉墀。
  • 3.《和戴伯元李席珍菊会诗二首·其一明朝·吴琏老圃秋容次第开,晚山清节可谁陪。日高重影参差见,风细微香远近来。盈把采馀陶令手,落英飧老屈原杯。枝枝朵朵重重瓣,真费天工细剪裁。
  • 4.《欢闻曲明朝·吴应箕欢欲闻侬歌,侬意忽不乐。宁使歌未终,不忍欢泪落。
  • 5.《新建苏明府招饮龙沙会明朝·李孙宸郭外仙宫一径斜,千年人说是龙沙。地因幽胜心同远,客为枌榆话转赊。南浦片云归暮雨,天涯浪迹任浮槎。相逢且醉如渑酒,莫遣春光负落花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