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本以谏诤称,今以财赋用。
所为各有能,何必於兹重。
东南周万里,海陆竭煮种。
敛之为公上,岂是与民共。
民方苦久弊,将缺太平颂。
有利得设施,无不可抑纵。
大都守绳墨,曷异虱处缝。
从来许国心,曾未苟禄俸。
愿无输羡余,终亦归侍从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颂古四首·其二宋朝·释清了乾坤那畔类难齐,千圣从来不识伊。家破人亡迷肯重,夜深寒塔影空垂。
  • 2.《偈二首·其一宋朝·释怀深只是旧时行李处,等闲举著便郩讹。夜来一阵狂风起,吹落桃花知几多。
  • 3.《感怀二首·其一元朝·燕遗民寥落吴山曲,凭谁话起居。出门惟水石,相见但樵渔。酒熟还堪漉,葵荒欲自锄。久深泉石想,早晚赋归与。
  • 4.《次韵游石湖五首·其二元朝·释妙声楞伽山如九叠屏,何年截取匡庐青。方同楚客赋招隐,不学诗人吟采苓。僧蹊尽种苾刍草,梵夹遍写多罗经。诸天只在雨花外,音乐六时来窈冥。
  • 5.《荣感卷为文尊道题明朝·江源忆我生六期,颇识人事时。父母鞠育深,出入恒相随。抚背恐我寒,摩腹恐我饥。七岁教识字,八岁教诵诗。九岁教习礼,十岁遣从师。愿我学大贤,望我光门楣。此德何所以,天地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