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久已厌宦旅,故兹归江南。
始时遽辞邑,不及事春蚕。
残腊犹在道,险阻固所谙。
扁舟次淮海,喜遇释子谈。
契阔十五年,尚谓卧岩庵。
偶见如夙期,淹留良亦甘。
叹逝独泫然,怀悲情岂堪。
班班云中鸟,共看投夕岚。
曷不念旧隐,山水唯素耽。
我从湖上去,微爵轻子男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唐朝·李商隐春咏敢轻裁,衔辞入半杯。已遭江映柳,更被雪藏梅。寡和真徒尔,殷忧动即来。从诗得何报,惟感二毛催。
  • 2.《鹧鸪天·杨柳东塘细水流清朝·蒋春霖杨柳东塘细水流,红窗睡起唤晴鸠。屏间山压眉心翠,镜里波生鬓角秋。临玉管,试琼瓯,醒时题恨醉时休。明朝花落归鸿尽,细雨春寒闭小楼。
  • 3.《怀张应奉元朝·陈镒故人千里外,相见一何难。几度裁书尺,秋云雁影寒。
  • 4.《颂古六十二首·其十七宋朝·释清远彼此老来谁记得,人前各自强惺惺。一坑未免俱埋却,几个如今眼子青。
  • 5.《三寺云深明朝·吴恭南阜连云特地青,招提森列梵王城。雨馀殿影参差见,月落钟声取次鸣。石上暂留祇树湿,檐端常宿衲衣清。老僧尽日堪怡悦,想与无心绝世情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