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公言牡丹盛,未睹古人诗。
品众自争贵,叶多方见奇。
名因他姓著,色为别根移。
华发我何感,洛阳年少时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久不得六弟消息二绝·其二宋朝·李彭平生大敌刘文叔,每发一兵鬓为苍。不得淮南近消息,萧然添我鬓毛霜。
  • 2.《独游因胜有怀苏丈信臣时任衡州幕予明年亦官淮上矣宋朝·周孚力田不罪岁,吾犹识斯人。气清色坦夷,可畏还可亲。五年鹿门游,莫辨主与宾。老屋每下榻,寒庖屡分珍。人生会合难,朝吴莫燕秦。忽随湖雁去,坐见江梅春。沧波与天连,音问...
  • 3.《寄送当路明朝·王邦畿野人耳里久闻名,况有良朋每道情。正拟朝昏频请教,又逢车马动行旌。高山昨夜遥同月,流水深秋近隔城。不羡古人誇半面,梦魂相见即平生。
  • 4.《九日宋朝·许景衡青女飞霜重,黄花挹露鲜。伊人今已矣,节物独依然。抚事真疑梦,登高泪迸泉。关河重回首,烟草夕阳天。
  • 5.《立秋日詹淑正见过小酌明朝·佘翔寂寞掩柴荆,相过见汝情。伏天流大火,片雨下孤城。饥馑苏何日,江湖混此生。垆头聊共醉,坐听井梧声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