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冢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南阳古原上,荒冢若鱼鳞。
剑佩不为土,衣冠应化尘。
枯骸托魑魅,细草没麒麟。
何必问名氏,汉家多近亲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杨柳枝·老催人唐朝·敦煌曲子春去春来春复春。寒暑来频。月生月尽月还新。又被老催人。只见庭前千岁月。长在长存。不见堂上百年人。尽总化微尘。
  • 2.《春日二绝·其二宋朝·沈辽寂寂山间谁与言,闷搔短发向香烟。死灰朽木君知否,不似胡人面壁禅。
  • 3.《东溪歌·其一明朝·朱茂晭锦鸟迷沙日,花飞一水香。采莲声欲断,愁杀渌川长。
  • 4.《东王公哀十首·其一明朝·李江旸谷寒生曙色明,扶桑千丈露元精。天光正对闺门照,晓影空浮枕簟清。妯娌有情思旧语,鬼神何事夺前生。小窗恍惚如相见,阳谷寒生曙色明。
  • 5.《送黎遂球公车北上明朝·李云龙所之无远近,远近在心期。譬如下种子,所得恒视之。所以万石弩,不为鼠发机。黎生负宿慧,早岁得皈依。一心持戒律,焚修遍六时。不离文字缘,便欲證菩提。今晨理宝筏,先我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