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·风光犹未老於人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风光犹未老於人,兽口泉声泻碧津。
一洗尘襟无俗虑,柳条开眼共看春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饯伯容元朝·陈是若南浦秋高蒲叶黄,骢马行行之豫章。渥洼神骨特奇俊,龙沙劲气故苍茫。貂蝉八直月未晓,獬豸当途剑倍光。人材巳是科名得,送君犹自望文昌。
  • 2.《代范德孺挽李稷运使四首·其三宋朝·毕仲游吾道何伸屈,斯人忽已亡。梦妖非二竖,风变哭三良。室有千言记,尘无一窖藏。举头天色在,今古自苍苍。
  • 3.《无题明朝·王佐(汝学)壮士挥刀白日倾,难将人力与天争。王孙已识汾阳面,未出王师自有征。
  • 4.《咏柳宋朝·彭汝砺柳色溪头相照深,诗翁收拾寄清吟。晚风吹散千丝缕,巧系游人夜夜心。
  • 5.《颂古六十二首·其四宋朝·释清远若有丝毫付与人,可师何得更全身。人间天上迷逢处,八两元来是半斤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