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太守风流甚,吟牋写蜀麻。
寻春何处客,映柳阿谁家。
蜡炬传新火,朱栏发旧花。
月光将欲满,特地炤铅华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南流夜郎寄内唐朝·李白夜郎天外怨离居,明月楼中音信疏。北雁春归看欲尽,南来不得豫章书。
  • 2.《题苜蓿峰寄家人唐朝·岑参 苜蓿峰边逢立春,胡芦河上泪沾巾。闺中只是空相忆,不见沙场愁杀人。
  • 3.《次韵张元功见贻宋朝·周孚山林未成归,须鬓各已老。下田我方耘,薄俸子始饱。缅怀千里驾,荒径宿秋草。谁知剥啄声,真来慰怀抱。崎岖得一笑,支拄费百巧。羁穷了如旧,但觉诗愈好。青山艳桃李,渌水...
  • 4.《烧灯夕宋明府自置酒见招席上复赋诗因次韵定诗盟并致别意宋朝·戴炳苦用吟心续祖灯,得君印證愈分明。一聆此日鸡窗话,尽洗前时蚓窍声。飏柳轻风寒忽暖,催花小雨湿还晴。眼前总是诗光景,可惜明朝又远行。
  • 5.《别子修二首·其二宋朝·释德洪漂泊孤踪一转蓬,语音虽在变形容。瘴乡猿鸟今为伍,蚁穴王侯昔梦封。海阔盲龟登木孔,山高纤芥落针锋。公归不得参行驭,心折淮南紫翠重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