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韵和杭州梅龙图入淮见寄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东都车马苦飞霾,南国桅帆喜过淮。
船背插旗风自展,沙头迎浪雪相排。
白鱼已荐糟增味,红稻新炊粟厌怀。
定似谢公吟远岫,钱塘应合有高斋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眼儿媚·平沙芳草渡头村宋朝·洪咨夔 平沙芳草渡头村。绿遍去年痕。游丝下上,流莺来往,无限销魂。 绮窗深静人归晚,金鸭水沈温。海棠影下,子规声里,立尽黄昏。
  • 2.《忠臣(谓太守李黼)元朝·吴当万里江淮接楚舒,连云楼橹见储胥。睢阳不独张巡死,汗简应留太史书。
  • 3.《杂诗·其一宋朝·沈辽葱茜竹林下,秋来多独往。岂无夕禽喧,固胜人语响。欲咏葛天歌,支离难自强。何如默默为,中心亦怠赏。
  • 4.《有客元朝·释妙声有客有客伊吾庐,新除南台行大夫。天子许骑内厩马,百二十骑来东吴。东吴驿传称过客,馆人致饩官僚趋。来者宣骄居者傲,宾主不复论欢娱。固将横榻表独坐,何意剥床仍及肤。...
  • 5.《赠林敷毅·其一明朝·佘翔何人意气薄青云,公子翩翩独有君。客到高斋频下榻,一尊风雨细论文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