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夫石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征骨化为尘,柔肌化为石。
高山共苍苍,临水望脉脉。
青云卷为发,缺月低照额。
千古遗恨深,终不见车軏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庭下菊宋朝·沈辽夷天九月尾,秋气殊未肃。病士蒙葛衣,正如庭下菊。忆昔移菊初,夏暑方烦溽。瘴山旱无雨,憔悴兹不足。安得望茅茨,窃自譬松竹。神仙久视药,孤根寄穷谷。
  • 2.《哭吕与叔四首·其一宋朝·周行己平生已作老蓝川,晚意贤关道可传。一篑未容当百涨,独将斯事著馀篇。
  • 3.《再次江左司韵四绝句·其三宋朝·许景衡玉粉盛来祗小盘,仁人览物不徒然。岂惟廪赐皆民力,牛磨团团转几千。
  • 4.《管仲有老母宋朝·彭汝砺王阳为孝子,王尊未能非。管仲有老母,鲍叔独能知。同途不同行,亦各有所思。今或有斯人,执鞭吾不辞。
  • 5.《挽宝哥参政元朝·鲁至道香魂俊骨坠深渊,无智无谋亦可怜。妖寇猖狂如有祟,生民凋瘵似无天。芳名苟得千年在,死节应当二日先。欲向西湖酹尊酒,凄风冷雨浪无边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