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判桃花厅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种桃西庭下,有意延东风。
东风与雨至,染出枝上红。
花底有小鸟,其字曰桃虫。
既於桃得名,为桃言女工。
翦罗作舞衣,奉君欢莫穷。
举杯无愧者,避世武陵翁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山斋明朝·王汝玉斋居在山中,长日人来少。石坛花落多,时有东风扫。
  • 2.《第五十一仰山山河颂宋朝·释义青一句称提万象分,摩竭空自掩重门。当初衲子微开眼,插箸炉边当火焚。
  • 3.《题阅世轩宋朝·释德洪江水似人世,倚栏归思多。无穷流岁月,可畏易风波。□与老僧看,不妨闲客过。为君聊借榻,清梦到无何。
  • 4.《送李太守归乡·其五明朝·佘翔萋萋芳草怨王孙,风雨千山暗泪痕。兰佩自怜缘帝子,江潭心事许谁论。
  • 5.《扑头钱明朝·沈璟丑:小厮们直恁胆大。打介:把老娘惹得性发。末上扯介丑:大官人光临贱地。他便来歪缠底答。净末:休底答。休底答。当场时大家戏耍。合:且戏耍。且戏耍。戏耍时都是半真半...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