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风雨催车骑,駸駸来自南。
道旁有茅屋,宁容使君骖。
不谓忽下马,湿衣逢我谈。
田家已刈楚,田妇正好蚕。
既将国漕急,复与民事谙。
他年此茅屋,便比棠树甘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庆庵寺桃花宋朝·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,桃红又是一年春。花飞莫遣随流水,怕有渔郎来问津。
  • 2.《菩萨蛮·秋闺清朝·徐灿西风几弄冰肌彻,玲珑晶枕愁双设。时节是重阳,菊花牵恨长。鱼书经岁绝,烛泪流残月。梦也不分明,远山云乱横。
  • 3.《题秋山小景元朝·李明中家在夕阳三峡口,人行秋雨两岩间。不知何处堪图画,移得柴门到楚山。
  • 4.《咏瑟师宋朝·沈宏甫宇宙浩浩谁诗鸣,遗响阒寂如英茎。更无高谈细论者,唐末婀娜江西清。
  • 5.《白燕明朝·何巩道一点轻绡暮影微,银塘水镜藕争肥。应无雪片晴时落,岂有梨花夏日飞。山下独怜和氏璧,寰中谁着邺侯衣。十年王谢头如鹤,又共寻常百姓归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