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牡丹

朝代:宋朝|作者:梅尧臣|
古来多贵色,殁去定何归。
清魄不应散,艳花还所依。
红栖金谷妓,黄值洛川妃。
朱紫亦皆附,可言人世稀。

相关古诗分类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次九弟韵宋朝·李彭观山如观画,入眼诗辄进。厌则收卷之,去留情不吝。老境喜平夷,落纸风雨迅。谁能肝贤愁,虚名媒疾疢。属闻殷国师,已发吴越轫。破竹擒诸偷,长缨收犯顺。官军将解严,胸怀...
  • 2.《送南剑王守归·其二宋朝·罗从彦未把阳关三叠吟,且将谬句写离心。千寻浩浩镡溪水,别恨不知谁浅深。
  • 3.《题张耻独手卷明朝·朱浙独行不愧影,独寝不愧衾。我诵古人言,应知古人心。古人几千载,其心垂至今。伏地雷惊蛰,闻天鹤在阴。勿谓独不知,俨若鬼神临。勿谓独不彰,殷若钟磬音。所以君子人,幽独...
  • 4.《上巳遣怀明朝·李坚(贞夫)佳节重三候,羁栖尚客边。春光俄又老,物色倍堪怜。曲水传周兴,兰亭想晋贤。留都今日会,分席怅无缘。
  • 5.《蓼花明朝·李孙宸两岸西风拂蓼花,轻红缕粟蘸晴沙。秋怀清绝秋江晚,自绾花枝系客槎。
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
梅尧臣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卒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