岘山

朝代:宋朝|作者:苏轼|
远客来自南,游尘昏岘首。
过关无百步,旷荡吞楚薮。
登高忽惆怅,千载意有偶。
所忧谁复知,嗟我生苦后。
团团山上桧,岁岁阅榆柳。
大才固已殊,安得同永久。
可怜山前客,倏忽星过溜。
贤愚未及分,来者当自剖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宋朝·释道潜公子居闲厌华屋,一官江海辞羁束。端能有志学渊明,数板垣墙营小筑。榜名容膝雅所宜,寄傲南窗聊自足。祖宗承平逾百年,胄绪蕃衍如云烟。敦诗阅礼不胜数,人物似君尤卓然。...
  • 2.《坏庵宋朝·释广闻壁倒篱坍第二筹,扶持不起转风流。只因一句随他语,未到吾宗扫土休。
  • 3.《送方与济明朝·白圻使君兄弟独多情,千里相携到石城。不尽连床风雨话,清江一棹又南行。
  • 4.《衡王题长史王士衡荣恩堂明朝·吴敬九重丹诏出皇州,褒赠存亡爵冕旒。西阁侍书最勤苦,东斋辅导秉嘉猷。董子文章今代出,贾生才调后人犹。忆君平日多清致,拳拳此去不能留。
  • 5.《竹枝三首送陆冰修·其三清朝·王士祯才过苏州是秀州,垂虹亭下水争流。吴山的的如迎客,吴女掺掺解荡舟。
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

苏轼(1037~1101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宋代重要的文学家,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。汉族,北宋眉州眉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。嘉祐(宋仁宗年号,1056~1063)进士。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,后因作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,贬黄州。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,曾出知杭州、颖州,官至礼部尚书。后又贬谪惠州、儋州。多惠政。卒谥文忠。学识渊博,喜奖励后进。与父苏洵、弟苏辙合称“三苏”。其文纵横恣肆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。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并称“苏辛”。 又工书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《东坡易传》《东坡乐府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