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霖阴翳,连日不霁,因演清人“九月衣裳未剪裁”之句,得七律四首。念载无家,栖栖形影,盖不禁其四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胡惠溥|

老矣潘郎鬓发催,痴人说梦梦还来。

虚声每惜陶违豹,科罪难凭鲧化能。

刍狗不仁柔万物,迷羊伤足岂魁崔。

吾侪井底子阳耳,九月衣裳未剪裁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灰韵

2. 九三十日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哀二世赋汉朝·司马相如岂}(qì)州兮,望南山之参差。岩岩深山之谾(lòng)谾兮,通谷谷害兮谽(hān)谺(xiā)。汩(gǔ)淢(yù)...
  • 2.《过山农家唐朝·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,茅檐日午鸡鸣。莫嗔焙茶烟暗,却喜晒谷天晴。
  • 3.《愚痴意·其七·调名本意九首唐朝·敦煌曲子世间情。终不耻。托手心头勤比试。忽然失脚落三途,不修实是愚痴意。
  • 4.《寄谢民部伯子明朝·何巩道暮年犹学道,清赏托长林。未有投竿兴,谁知抱瓮心。人閒鱼见影,地静竹成阴。欲寄天涯梦,寒滩日日深。
  • 5.《巫山一段云·美人明朝·沈榛睡起云鬟乱,行来莲步娇。风前旖旎亸纤腰。腻脸晕红潮。欲舞垂罗袖,临妆整玉翘。踏青携伴摘兰苕。远望已魂销。
胡惠溥(1915—1993),字希渊,别署倚天长剑楼,晚署半亩园,四川泸州人。少时与其父胡嘉鹤立群同为泸州名彦李赦虎先生门生,年方弱冠即撰考据专著《非章炳麟诸子学说略》,又著《文字声义浅说》阐释《说文解字》,为前清耆老宿儒首肯。年三十,受知于章士钊行严先生,邀赴重庆入饮河社,与高二适、叶圣陶、沈尹默、俞平伯、朱自清、吴宓等游。三年后返泸州二中任教。后数年,逢教育界“拔白旗”,以“厚古薄今”及“穿长衫”之罪被逐,遂失生计。时值独女夭亡、贤妻病故,藏书数千卷及诗词著述手稿悉被洗劫,不久又失住所,不得已栖止阴暗污浊之桥洞,于此撰《读〈甲申三百年祭〉与郭沫若先生之商榷》,复默忆录出部分早年的诗词骈文等。晚年虽落实政策生计无忧,可惜年耋多病矣。著有《半亩园诗钞》《素绚词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