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秋杂感六首·其一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胡惠溥|

年来踪迹似浮萍,直自秋初病至今。

书记姓名何足学,臣虽壮岁未如人。

不将诗酒供驱使,剩把平安报友生。

窗外芭蕉憔悴甚,一天寒雨只销魂。

注释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天复初刘道昌得篆书唐朝·佚名八雄争天下,狫鼠先啾唧。兔子上天床,猿猴三下失。李子生狼藉,乃牛生叛䍽。群犬嘶首尾,走上中华国。
  • 2.《挽周子符元朝·陈镒近陪谈笑碧山堂,一别俄惊半载强。秋到闻公才卧病,朝来走使忽传亡。香销琴室松风冷,灯灭书竹月凉。惆怅老成零落尽,望云挥泪倍悲伤。
  • 3.《磨剑池宋朝·蒋之奇闻说旌阳旧筑坛,故浮修水一来看。至今磨剑池犹在,冷浸一天星斗寒。
  • 4.《拟寒山寺·其五十一宋朝·释怀深人生重道德,不重多金银。金银润汝屋,道德光汝身。金银生盗贼,道德息贪嗔。寻思富汉子,不如贫道人。
  • 5.《云山阁联清朝·王摅三山近将引;紫极遥可攀。
胡惠溥(1915—1993),字希渊,别署倚天长剑楼,晚署半亩园,四川泸州人。少时与其父胡嘉鹤立群同为泸州名彦李赦虎先生门生,年方弱冠即撰考据专著《非章炳麟诸子学说略》,又著《文字声义浅说》阐释《说文解字》,为前清耆老宿儒首肯。年三十,受知于章士钊行严先生,邀赴重庆入饮河社,与高二适、叶圣陶、沈尹默、俞平伯、朱自清、吴宓等游。三年后返泸州二中任教。后数年,逢教育界“拔白旗”,以“厚古薄今”及“穿长衫”之罪被逐,遂失生计。时值独女夭亡、贤妻病故,藏书数千卷及诗词著述手稿悉被洗劫,不久又失住所,不得已栖止阴暗污浊之桥洞,于此撰《读〈甲申三百年祭〉与郭沫若先生之商榷》,复默忆录出部分早年的诗词骈文等。晚年虽落实政策生计无忧,可惜年耋多病矣。著有《半亩园诗钞》《素绚词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