哭拾鳞老人次榴屋韵三首·其三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林士模|

生前怜我一寒孤,练达人情称大儒。

只惜未留题菊句,可堪重读写梅图。

访君泛宅为鸡黍,探我沈疴顾草庐。

风雨寒灯思欲绝,魂兮天冷已归无?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:沧浪室遗稿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恋情深·玉殿春浓花烂熳五代·毛文锡 玉殿春浓花烂熳,簇神仙伴。罗裙窣地缕黄金,奏清音。酒阑歌罢两沉沉,一笑动君心。永愿作鸳鸯伴,恋情深。
  • 2.《鸳鸯湖棹歌·之十九清朝·朱彝尊村中桑斧响初停,溪上丛麻色渐清。郡阁南风才几日,荷花开满镜香亭。
  • 3.《吴兴宋朝·林希绕郭芙蕖拍岸平,花深荡桨不闻声。万家笑语荷花里,知是人间极乐城。
  • 4.《玉枕石宋朝·杨槱栈道险复险,客怀愁更愁。万山俱绝壁,一水不通舟。
  • 5.《葵轩宋朝·刘跂朝暾媚花木,户牖延荣光。新沐晞我发,悠然成坐忘。
林士模,又名林楠(一九一七——一九八零年),出生于闽南丹诏世代书香之家。曾祖父林天翔为举人,祖父林辰是童生。从祖父林壬为光绪丁丑科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国史馆协修。父林仲姚(景崇)为民国著名教育家,民主人士。抗日战争爆发,林士模投奔新四军并于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后从事地下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。曾任中共诏安城关支部第一任书记。一九四九年加入东江纵队,遂奉调漳州参与接管。五十年代初在诏安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任科长,后辞去行政职务到中学任教。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遣送青海劳教,至一九六零年遣送原籍监督改造。一九七九年右派“划错改正”。己未年腊廿四日(一九八零年二月十日)病逝。生平事迹载《诏安文史资料》。诗词选集《沧浪室遗稿》由其幼子林英男搜集整理校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