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夜哭儿二首·其二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林士模|

夜雨潇潇入酒卮,还将蓍草卜归期。

寒砧九月断消息,野火三秋长别离。

啼鸟吞声春寂寞,征鸿吊影梦依稀。

焚香欲祭疑儿在,独自台江哭水湄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:沧浪室遗稿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襄阳曲二首唐朝·崔国辅蕙草娇红萼,时光舞碧鸡。城中美年少,相见白铜鞮。少年襄阳地,来往襄阳城。城中轻薄子,知妾解秦筝。
  • 2.《道杰语唐朝·不详大头杰,难杀人。
  • 3.《次韵答邵培才见赠之作清朝·方仁渊苦吟争一字,难撼岳家军。丽句飞红叶,遥情想白云。伯阳龙自隐,稽绍鹤离群。说项频年意,幽兰春日曛。
  • 4.《挽谢木斋明朝·何瑭四海文章伯,三朝柱石臣。林泉谋养浩,山岳恸归神。门下依仁久,天涯洒泪新。束刍无路奠,肠断浙江滨。
  • 5.《侠客明朝·佘翔都市知名姓,横行借报仇。酣歌易水去,那问大刀头。
林士模,又名林楠(一九一七——一九八零年),出生于闽南丹诏世代书香之家。曾祖父林天翔为举人,祖父林辰是童生。从祖父林壬为光绪丁丑科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国史馆协修。父林仲姚(景崇)为民国著名教育家,民主人士。抗日战争爆发,林士模投奔新四军并于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后从事地下工作和抗日宣传活动。曾任中共诏安城关支部第一任书记。一九四九年加入东江纵队,遂奉调漳州参与接管。五十年代初在诏安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任科长,后辞去行政职务到中学任教。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分子遣送青海劳教,至一九六零年遣送原籍监督改造。一九七九年右派“划错改正”。己未年腊廿四日(一九八零年二月十日)病逝。生平事迹载《诏安文史资料》。诗词选集《沧浪室遗稿》由其幼子林英男搜集整理校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