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斗会后·其一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李汝伦|

强弓天网正高张,满目牵黄复擎苍。

猎物不肥还太少,空劳鞍马下围场。

注释

1. 七言绝句 押阳韵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马嵬二首唐朝·李商隐冀马燕犀动地来,自埋红粉自成灰。君王若道能倾国,玉辇何由过马嵬。海外徒闻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。空闻虎旅传宵柝,无复鸡人报晓筹。此日六军同驻马,当时七夕笑牵牛。...
  • 2.《感皇恩·一个小园儿宋朝·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,两三亩地。花竹随宜旋装缀。槿篱茅舍,便有山家风味。等闲池上饮,林间醉。都为自家,胸中无事。风景争来趁游戏。称心如意,剩活人间几岁。洞天谁道在、尘寰...
  • 3.《杂曲歌辞·陆州·歌第二唐朝·不详共得烟霞径,东归山水游。萧萧望林夜,寂寂坐中秋。
  • 4.《紫花儿序元朝·郑廷玉他他他怀着那几年的怨恨。倚着这盖世的才名。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。我只见征尘不散。杀气如浮。飕飕。四下
  • 5.《溯府江而西山青水碧应接不暇得诗四首·其二明朝·李云龙晓峰如丽人,盈盈立天外。树为翡翠帷,水作青罗带。阳月天气清,我行与之会。石濑戛西风,笙歌来一派。
李汝伦(1930—2010),吉林扶馀人。字怀仙,号种瓜得豆庐主人、得其所斋斋长。人、杂文家。195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,1957年后长期被逐乡间劳动。曾任广东作协刊物《作品》编辑、副主编,《当代诗词》主编,《中华诗词》编委。从事古典文学研究、新诗、散文、杂文、评论、随笔写作。出版著作有古典文学研究《杜诗论稿》;评论集《种瓜得豆集》;诗词集《性灵草》、《紫玉箫集》(获广东第三届鲁迅文学奖)、《紫玉箫二集》;杂文集《和三个小猢狲对话》(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)、《李汝伦杂文选粹》、《李汝伦作品选粹》、《旧瓶 新 辩护词——当代诗词研究论文集》及散文、杂文合集《蝶无缘》等。1981年创办并主编解放后第一家专门诗词刊物《当代诗词》,以品质高、选稿严、坚持法眼、公心、铁面而享誉,刊物发行国内外,颇有影响。其成就得文艺界前辈周谷城、程千帆等人的高度评价。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广东作协理事,曾任广东作协文学创作研究室副主任、杂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。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,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。
拨乱反正后,吾国第一份诗词专业刊物《当代诗词》即由李老创办。李老评诗,主公心、法眼、铁面,又主持“李杜杯诗词大奖赛”,奖掖后进,不遗馀力,可谓当代诗坛广大教化主。
自八十年代起,二十馀载,致力于当代诗词理论之建树,有《为诗词形式一辩》、《诗词格律的四大美人》、《八十载沈冤案要翻——关于“学衡派”》等具重大影响力的论文行世。近日萃成《犁破荒原》一著,这是他冲破历史的重重藩篱,从事振兴诗词活动和发展的诗词写作的近三十年的记录。书中有他一系列开拓性的文章和讲话,他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开始了他开拓性的诗词活动历程;有理论辩难,深刻有力且寓文采和讽刺的笔墨,批判和击溃了数十年否定诗词的各种有害观点。今日青年咸知传统诗体之粹美,李老为诗词正名之功,实不可没。李老诗以识见为主,而参以老杜悲悯之笔,成《紫玉箫集》、《紫玉箫二集》二种,早成当代诗坛经典文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