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雁门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李渔叔|

黏天塞草围深垒,万鼓齐喑角声死。

夜静重门四扇开,惟见月华如泼水。

将军忍死轻逋逃,那肯头颅赠宝刀。

可怜东市沾泥血,不向关前洒战袍。

老罴卧处思英杰,边庭争夺何时歇。

万代千龄旧战场,几人慷慨成奇节。

嘶风代马脱金鞍,黄沙白骨空漫漫。

城头犹是秦时月,见惯胡儿入汉关。

注释

1. 晋将李服膺守雁门,闻日寇至,走还太原,论死。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荔矶钓月明朝·王猷拟向溪头弄晚涛,荔林斜月印江皋。矶头未可轻投饵,只合长江钓巨鳌。
  • 2.《过长安至岐山作宋朝·张方平高原极望秦川阔,危栈横空蜀道长。多谢终南山色好,迢迢相送过岐阳。
  • 3.《送王正卿归隐东湖分题得钓石元朝·张仲深苍岩郁峨峨,沧波靓涓涓。水山蕴灵秀,人物储清妍。步寻钓石处,抚迹心油然。达固登岩廊,穷当处林泉。未论磻溪高,尚友羊裘贤。江海多风霾,洪涛政滔天。抱怀砥柱姿,容默...
  • 4.《登灵兴山明朝·吴宣兴发曾论象帝先,歌来重上碧山巅。鲸鹏海若何非梦,鸡犬淮南未必仙。特地风雷空过籁,际天花木殆初筵。商量万计都无赖,只有斯文一脉传。
  • 5.《秦邮杂诗六首·其一清朝·王士祯夹岸人家短竹篱,鸭头新绿雨如丝。几年寒食秦邮路,拂面杨花被酒时。
名明志,字渔叔,以字行。湖南湘潭人,从乡贤赵净园(启霖)先生学文。李渔叔的一生,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,生活在湘潭的少年时期至三十岁,可称之为早期;中期为其军旅生涯,即从军后参加抗日战争至胜利后;晚期为一九四九年卜居台北后。1932年任湖南省政府参议,1949年以后历任台湾省政府秘书、行政院秘书、总统府秘书,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。著有《墨子今注今译》、《墨辩新注》、《墨子选注》等书,并有《延年室诗》《三台诗传》存世。李渔叔先生嘉惠学子匪浅,裁成甚众,许多著名古典诗研究者如黄永武、张梦机、罗尚皆出其门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