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八首·其六·仙人洞

朝代:近现代|作者:李渔叔|

一滴灵源不可穷,直看呼吸与天通。

骑龙幻作千山雨,驾鹤归来万里风。

石髓有时停更落,洞云经宿敛还封。

荒台指点升仙处,月黑林深鹿养茸。

注释

1.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

2. 洞外有白鹿升仙台

猜您喜欢

  • 1.《放船唐朝·杜甫收帆下急水,卷幔逐回滩。江市戎戎暗,山云淰淰寒。村荒无径入,独鸟怪人看。已泊城楼底,何曾夜色阑。 
  • 2.《题共乐堂宋朝·姚舜谐秀气清阴日满前,仙瀛蓬阆景都全。綵舟画楫鱼喷浪,绮席金炉麝吐烟。欢胜更思明月夜,饮酣惟恐夕阳天。主人报政荣涂近,淮浙重游路接连。
  • 3.《梦归梅花初月楼明朝·朱同一剑新从死地来,梦魂长绕故山隈。清辉万里秋光老,寒影几枝春信回。但觉亲恩天广大,岂知世事日尘埃。片时枕上团圞乐,无奈城头画角催。
  • 4.《严濑舟中诵姚巽卿赠别诗有世路危于七里滩作此寄意明朝·佘翔读罢新诗恼客魂,人情反覆未须论。清泠依旧严陵水,日夜东流望海门。
  • 5.《望鸡笼山雪寄杜于皇清朝·王士祯天半鸡笼雪,遥遥逸兴偏。春阴寒未散,云壑更相鲜。不辨谷中树,应添岩下泉。因怀杜陵叟,拾橡此中眠。
名明志,字渔叔,以字行。湖南湘潭人,从乡贤赵净园(启霖)先生学文。李渔叔的一生,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,生活在湘潭的少年时期至三十岁,可称之为早期;中期为其军旅生涯,即从军后参加抗日战争至胜利后;晚期为一九四九年卜居台北后。1932年任湖南省政府参议,1949年以后历任台湾省政府秘书、行政院秘书、总统府秘书,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。著有《墨子今注今译》、《墨辩新注》、《墨子选注》等书,并有《延年室诗》《三台诗传》存世。李渔叔先生嘉惠学子匪浅,裁成甚众,许多著名古典诗研究者如黄永武、张梦机、罗尚皆出其门下。